|
2 |
第一章 三、项目需求
1包技术服务要求
第一部分 功能要求
(2). 校务管理平台 |
17.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可实现学校的电子文档如电子教案、课件、规章制度、管理文件、影音资料、照片等的集中、有序存放和分权限管理,有效地解决学校在电子文档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9.校本资源库系统: 给各学科的资源提供一个在线资源管理平台。 |
17.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可实现学校的电子文档如电子教案、课件、规章制度、管理文件、影音资料、照片等的集中、有序存放和分权限管理,有效地解决学校在电子文档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9.校本资源库系统: 给各学科的资源提供一个在线资源管理平台。基于B/S架构,可以在WEB浏览器中实现类似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网上资料管理和共享模式,灵活的实现学校各类校本资源分类目录的创建、资料的批量添加(支持文件夹),在线浏览、下载和管理,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对重要的资料可以设定有权限的共享范围。形成学校自主的网上校本资源库,简便的解决学校在资源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
|
3 |
第一章 三、项目需求
1包技术服务要求
第一部分 功能要求
(2). 校务管理平台 |
18.网络电子备课系统:每个教师可创建自己的网上电子备课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支持预留区域备课的接口。可实现校内的集体备课,能保留集体备课痕迹,优秀教案可推荐到校内 共享区及区县或全市备课中心,能够实现备课互评及在线教研,可随时组织进行教案检查,在区域备课中心能查看各区县、学校和教师的备课情况。 |
18.网络电子备课系统:
(1)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备课检查等常规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组织起来,形成定位到课堂的教案库、素材库、习题库,组建校本资源库;每个教师可创建自己的网上电子备课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2)通过备课系统教师可将自己的优秀教案共享到学校,将自己的优秀教案和素材与其他老师分享。对于其他老师共享的教案可以进行评论、收藏,并进行二次备课。
(3)可实现校内的集体备课,能保留集体备课痕迹,能够实现备课互评及在线教研,可随时组织进行教案检查。
(4)学校教研员可查看校内教师上传的教案并进行评论,对于优秀教案可将此教案进行校内共享,形成学校内的的优质备课库与资源库。 |
|
4 |
第一章 三、项目需求
1包技术服务要求
第一部分 功能要求
(2). 校务管理平台 |
25.学习平台: 学习平台需基于区域部署,学校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系统能够将教师与学生应用高度整合,将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结合,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综合应用,形成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应用管理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分别搭建个人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实现网上互动和反馈,区域内优质试卷、题库、预习资源可实现共建共享,系统需能够支持台式机、平板电脑等模式。 |
25.学习平台: 系统能够将教师与学生应用高度整合,将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结合,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综合应用,形成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应用管理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分别搭建个人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实现网上互动和反馈,学校内优质试卷、题库、预习资源可实现共建共享,系统需能够支持台式机、平板电脑等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