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政府采购工作的前提是法律遵从,关键是程序把握,难点是预算编制。北京市国税局采购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无缝对接,正逐步建立起“前期的预算编制,中期的程序履行,后期的检查跟进”等规范的管理体制,并对未来工作进行更积极有益的探索。
招标预算全面抓。招标预算是采购项目的核心要素之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关注点。既要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投标商的利益诉求。达到两者兼顾的理想状态,对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可逐步考虑尝试如下方式:主观预算+客观评估+协商沟通。即先由项目单位依需求编制招标预算,再由第三方咨询管理机构评估,最后由相关部门沟通协商确认最终预算。
采购程序衔接好。采购程序由采购工作从始至终的每一个环节组成,既直接影响到采购结果,又间接反映出工作质效。“互联网+政府采购”是政采管理的发展方向,实现“以信息化方式替代传统的纸质公文流转,采购程序规范化,痕迹化”的工作模式,是促进部门衔接,提高工作质效的有效途径。
跟进检查严落实。采购项目落地,不等于采购过程完美。跟进的检查督导是夯实采购程序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国税局采购中心谋划建立自查+互查+检查的“三查”体系,并逐步升级为以检查督导控制任性采购的内部监控管理体制。即采购部门和项目单位各自组织项目实施者进行自查;采购部门组织不同项目实施者开展互查;采购部门组织对项目单位实施检查。通过“三查”,发现问题,提出措施,明确方向。(王桂友)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