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制度作为确保市场公平竞争与自由竞争所设立的一种交易机制,其在各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变成当前建设工程中主要的一种承发包方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以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为那些优质价廉、社会效益好的施工企业脱颖而出打造良好的竞争平台,就必须认真做好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
一、 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基本理论
工程招投标是我国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为此,我国已经把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加大了管理力度,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日趋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招投标开始进入试行阶段,随后在市场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此时的招投标主要还是重视宣传和推广,是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对工程方面体制建设的一种探索初创的过程。但是,经过5年的探索历程,招投标管理机构在全国各地开始建立,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招投标暂行规定,标志着招投标方面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开始起步。此项规定在我国招投标体制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提出了改变行政手段对招投标的任务进行分配,为招投标进入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根据这些规定,我国各地相继制定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招投标管理办法,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的招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回顾招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招投标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里程碑阶段和规范完善阶段。
二、现阶段招投标管理工作主要问题
1、招标文件评标方法制定不合理,评标环节有漏洞
招标人基于资金需求和成本的考虑,加之现阶段我国大多建设单位缺乏与招标相关的专业人才的现状,招标人一般将投标报价作为评标的主要标准,而不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评标标准;有的招标文件评标方法制定评标缺乏科学性,评标过程中自由性、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强;评标中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缺乏客观公正,造成评标条件过高或过低。造成流标、废标或恶意低价中标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此外,评标专家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水平有时也影响着中标结果。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评标专家会忽视评标标准,在评标过程中极端打分、或进行诱导串通其他评委为某一利益相关者打高分,从而左右评标结果,也间接影响了中标结果。
2、规避招标,弄虚作假
部分建设单位因对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制度没有足够的认识,无视我国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制约,不办理相关的招投标手续,或者把招标项目化整为零降低至不足50万元后发包,以此来规避招标,从而逃避监督和管理。而在我国的建设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工程管理与施工水平及招投标能力也在不断进步,这就造成标书中的造价与工期、质量等存在的差距越来越模糊,使施工组织的设计缺乏定量的标准,甚至弄虚作假,通过一些不法的手段行为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投标方报价不规范
有些投标企业通常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为了获取中标资格,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施工项目之后,再进行严重的偷工减料,这种行为严格来说很不规范,是一种违法的行为。甚至还有的投标中时常出现投标人相互串通,借机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利益的现象。也会使用其他人的名义来进行投标,这实际上是一种骗取中标的行为,性质及其恶劣。还有有的施工单位在获取项目合同的同时,直接就开始倒卖合同,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取中间利益,也有中标之后不肯签合同,签了合同之后又不肯切实履行合同等这类严重违法的行为。
三、解决建设工程中招投标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快机构的整合,健全招投标的管理制度
我国当前许多建设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制度并不健全完善,针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也没有设立统一指导与监管的综合性部门,通常都是又建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对招投标的工作进行日常的管理,这样就会使得管理较为分散,并且各自为政现象也比较严重,还有可能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加强各个机构的整合力度,加大引进政府管理,并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健全招投标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程序,让招投标管理工作更有效的落实。
2、加大招标流程的透明度,大力推行电子招投标
要想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需加强招投标信息的透明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招投标活动也应随时代的潮流,逐步推行在网上实施招标活动的同时,将招标信息发布、投标人情况到中标情况的信息进行完整披露,促进投标人的合理竞争,实现招标人的效益最大化。应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行电子招投标,推进程序流程化,电子化,规范化。电子招投标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信息得到及时沟通,增强了招投标和评标过程的透明度,增加了信息保密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降低人为影响和干预因素,利于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
3、严厉遏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提高相应的门槛,提高对企业业绩以及合同履约所需支付的保证金额的额度,这样就能防止那些没有实力的企业中标;改善投资管理体制,需要避免同体投资、监督、建设以及管理现象的出现;完善招投标方法的运行方式,取消投标报名的方式,有效的限制招投标的数量和人数;改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处罚那些具有明显腐败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杜绝不正当行为的产生。
4、建设工程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的备案
建设工程在招投标活动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招投标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将招标文件向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备案,以便招标监督部门对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招标公告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招标公告发布媒介的合法性,招标文件中标段划分和工期安排合理性,招标文件对投标人强制性资格要求以及招标文件发售时间等合法性,其中要重点审查招标文件投标人须知前附表内容、评标办法中评标标准设置、投标函承诺以及预防围标、串标违法投标行为的措施等,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严格审查备案,从而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性、针对性,确保招投标活动的规范。
5、建设工程投标资格的审查
对建设工程投标资格的审查,是为了保证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目前,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出现了不少违规现象,比如说投标单位与招标人的私下串通,一些招标代理机构为了一己私利,对于一些围标和陪标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严重者是代理机构与投标人相互串通违规。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就需要对建设工程投标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必要时可以建立招标代理机构的和投标单位诚信档案。
综上所述,招投标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环节,具体实施贯穿整个市场管理全过程。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在建设工程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各个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工程、建筑市场的管理,做好服务,协同作战,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要想做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就需要严厉遏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使用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等,不断的完善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实现招投标市场良性和健康发展。
作者:利辛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潘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