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铜陵市交易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叶俊驻村扶贫工作纪实-安徽省招标集团公共服务平台
   
大道之行——铜陵市交易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叶俊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7-01-13



  2016412日,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叶俊同志受组织委派到枞阳县汤沟镇明星村挂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时刻牢记责任使命、一心扎根村组、忧心群众疾苦,以“期盼什么、现有什么、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效果如何、如何巩固”的六问法开展工作,以抓党建固根基促脱贫理念,团结两委班子、密切联系党员群众,在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驻村群众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这个冬日的下午,雨后初霁。带着好奇心,我们走进了叶俊的办公室。八个大字——“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映入眼帘。很难想象这个板寸头、带着憨笑的中青年干部,内心居然沉淀着笃厚的儒家情怀。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们想了解更多……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叶俊对枞阳县汤沟镇明星村有着美好的设想。虽然这个村公共实施落后,既无现代农业,也无集体经济。但在他的理想蓝图构建中,《大道之行也》的准则是根深蒂固的。他想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目标。他忧民之忧,了解群众的难处,踏踏实实办实事。

  贫困户朱海明父亲去世时,当他了解到这个家庭无钱、也无能力料理后事的情况后,便立即和村两委干部带上各自准备的慰问金上门协调处理丧葬事宜。这件事也促动他开展党员干部“五必进”活动:即新婚家庭必进,送上象征“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等食品;新生婴儿家庭必进,送上红糖鸡蛋;考上大学家庭必进,送上笔记本和钢笔;80岁以上老人生日必进,送上寿面;老人辞世家庭必进,送上鞭炮和问候。“五必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拉近党员干部与村民的距离,也让这个村子变得和谐满满、爱意浓浓。

  通过走访,叶俊了解到群众的当下急需解决的困难。6月初,他通过网站、微信等媒体发出倡议,开展了“让爱心传递下去”微心愿认领活动,由社会爱心人士认领了贫困户及留守儿童的84个微心愿。当近3万元的物品发到贫困户手中的时候,他们热泪盈眶。在得知贫困户钱叶呼因胃癌、钱二苗因尿毒症、朱芳红因脑癌缺乏资金治疗时,他又帮助他们通过“轻松筹”的方式,为三户共筹款近10万元,缓解了就医问题。

  在对村民进行关爱的同时,他还广求资源,不断拓宽“输血”渠道,带领村两委干部加快了村为民服务中心建设速度。他们拉来了市直部门置换的办公家具和电脑,改善了办公条件;他们运来了市政道路提升拆换的道板砖,建设了村中心广场;他们协调了一套运动健身路径,丰富了业余生活;他们邀请爱心企业来村,捐赠路灯亮化了村村通道路……

  “以前来我们村挂职的干部有很多,但叶书记有多不同,他能走田间、进农家、接地气,能用心用情为群众和村集体解决困难”党员乡贤方嫩旺感慨道,“脱贫攻坚有需要的,我们一定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叶俊意识到:精准扶贫,重在基层;精准脱贫,重在党建。在农村只有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才有坚实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才有可靠保障。

  驻村伊始,叶俊便充分发挥联合党委作用和城乡一体化党建优势,组织村干部到铜官区幸福社区学习党建理念、铜霞社区参观文化建设,到义安区西联乡学习美丽乡村建设、东联乡学习致富经验,让他们长见识、增才干;他确定每周一召开支部扩大会议,邀请党员乡贤到会,聆听两委班子成员上周工作总结,共商本周工作计划,监督增强决策执行力;他发扬钉钉子精神,带领两委班子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学政策,逐步改善学风,提升素质。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正日渐形成。

  枞阳今年遭受特大洪水,对于明星村的党员群众来说,他们很难相信一个从城市办公楼里走出来的人,能与他们一起参加抗洪防汛。可叶俊不但做到了这一点,720日,他还利用防汛巡查间隙在大堤上召开了一次与众不同的组织生活会。在这个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日子里,进一步凝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增强农村党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防汛结束后,他积极运用组织生活会的成果,设立了“见山”党员工作室,组织党员“上班”,通过接访、走访、实地调研等形式倾听民情、收集民意。工作室设立的第二天,全体党员就根据村民的意愿,组织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活动,清除道路两侧的杂草,为学生开学提供了一条洁净的大道。党员群众也慢慢地总结出见山党员工作室的功能:让群众诉求有门、让党员讲话有位,让干部服务有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赢得党员群众的信赖。贫困户钱叶祥在和叶俊聊天时说:“村干部现在是真为我们着想呀!对我们可好了……”叶俊憨笑:“大爷,只要您们收入能提高,过得开心,我们比什么都高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村集体和村民实施‘输血’,只能解他们一时之困,不能脱永久之贫;实现自我‘造血’,增加村民收入,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空房子与空壳村问题才是最终之道。”叶俊严肃地说,“‘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我牢记着习总书记的话。”最让人难忘的是他提出的“田园鲤鱼地,水乡明星村”生态型农业休闲旅游品牌概念,正通过特色农村产业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一步一步地付诸于行动。

  万事开头难,叶俊刚到村里说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村民有的摇头表示怀疑,有的甚至还带有讽刺。虽然对农业知识不太了解,但他并没有驻足不前。他先后两次邀请安徽农业大学贾兵博士到村实地考察,通过“精准扶贫——爱心企业在行动”活动组织20余位私营企业老总来村献策,共同制定了三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了30亩红辣椒、20亩瓜蒌和50亩莲藕种植示范项目。在他还倡导下,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措50000元捐赠给明星村,由村集体与贫困户共同出资成立了枞阳县明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招商成立了铜陵市鲤鱼地农产品有限公司。上述农业示范项目正通过这两家公司在稳步实施,既做到了降低村民投资风险,又保障了技术支撑。

  公司自今年7月份注册运行以来,共安排贫困户及其他村民就地务工586人次,仅此一项共为他们支付工资46880元。看到这些措施与成果,村民们纷纷地竖起了大拇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他常把脱贫攻坚比作是建设一条从贫穷开往富裕的高铁工程。如果说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敷设完成了高质量的轨道,那么他以“联合党委+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和“产业支部+个体私营经济+贫困户”模式实施的多个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则顺利完成了“党建号”扶贫动车的组装。

  希望这辆载满明星村村民期盼的动车,在叶俊的带领下稳步启动,并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契机,加速开往春天……

<
首页 |招标公告 | 变更答疑 | 评标结果公示 | 政府采购 | 政策法规 | 联系我们 | 会员专区

Copyright©2014 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皖ICP备05004986号-1
客服电话:0551-62220159  0551-622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