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从“分散交易”到“集中交易”的跨越。将原先分散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交易平台整合纳入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范围也由原来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逐步扩展到政府特许经营权、罚没资产处置、林权、碳排放权、药品采购等领域。进行集中交易后,我市交易额逐年递增,连续3年突破百亿大关。
二是实现从“有形交易场所”到“电子化平台”的跨越。目前,我市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从进场、发布公告到下载标书、投标、开标及专家评标,全部在网上操作完成,即节省了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印刷费、参与交易活动的交通和住宿等费用约,同时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是实现从“市县分离”到“市县一体”的跨越。围绕“省市共建、市县一体”的总体部署。我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形成了市、区同城合一基础上的市县一体化大平台。市县两级投标企业实现“一地登记注册、全市参与投标”,全市企业网上投标CA证书和电子签章实现全市兼容互认。
< |